2007年3月13日星期二

假如钟声响了

假如钟声响了
 
就请用你的笑脸
 
把我安葬
 
我将在那幽冥
 
编织一对
 
永恒的戒指
 
在我眷恋的天堂
 
想你

官方出面,仍然迷惑.

心情不好,本不想写的,但反正睡不着.我随便梦话,你随便看看.

三天之后,Google黑板报终于露面,至少是在我看来很无奈的宣布了Google导航的面世。

引用黑板报

5. 为什么在 Google(谷歌)实验室没有发现这个产品?事实上,这个产品仍在测试过程中,被互联网的超级用户们发现啦!(感谢大家的关注!也抱歉我们消息的滞后:( ),很快我们会在Google(谷歌)实验室中正式推出,到时会及时通知大家。

消息滞后?我建议作一个调查,请各位留下你的看法:相信这个说法的请打“1”

但是Google在文中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要建立导航页:

我们发现还有大量的另一类用户,我们在帮助他们快速获取所需方面做的非常、非常有限,就是那些“鼠标(搜索)用户”,他们希望能够更少的键入关键字便能方便的找到想去的网站,他们往往在 Google(谷歌)滞留很长时间但是仍然不能获取满意的答案,我们认为任何用户的需求都是不能被忽略的,所以,我们希望推出系列的产品能够切实的帮助或者吸引到这样大批的用户。

没错,Google很好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导航”,但是并没有解释为什么“Google需要导航”。大家只需要靠直觉(当然,这是我不严谨的地方,我没找相关数据,艾瑞可能有吧。)就能做出Google的中国市场定位(google.cn)。显然的,有多大比例的Google的用户需要使用导航页面的“鼠标引导”呢?不是没有,但相信一定很少。

散人之前说了,按照Google的风俗,导航不可能出现在首页,这种百度都不做的事情相信google是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赞成。但如此一来,就等于把那些技术员20%时间做出来的东西扔在实验室。我请问,能看到Google实验室的上网者有多少需要导航页?转到“更多”?也许有可能,SketchUp的下面还有一块空白可以填充……我只是站在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观察产品,有偏激的还请指教。

watson:这是Google最没技术含量的产品。赞成,只是有一点,其实Google的导航还是有个性化的,区块的右上角……这个延续了Google的一贯作风,可对于一个1.0产品给予他2.0的样子,有什么本质区别和功能差异吗?肯花2000美金一平米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多花2000美金!同理:肯花三次以上点击到达目标网站的网民不会在乎多拖动一下滚动条!

那么这个产品将来的走向,或是说Google的初衷到底是什么?265能够给它流量和用户粘性,白手起家有什么?是Google太高深,还会我们想的过于复杂?我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但更不想承认Google无知……

吕老师的话应该能代表我在内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声:
Google做导航站也好,做其它也好,都不够NB。但是如果有一天Google导航的流量如果超过了265或者Hao123,那才叫NB。

PS:晓阳那里有一篇我认为异常精彩的评论,让沉醉于讨伐技术的人们回头看一看我们母亲们,时代的的差异,让他们面对互联网时举步维艰。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导航是他们唯一的入口。这难道就是Google的唯一原因?

不做恶&留住鼠标用户。
持续关注。

来自两个好朋友的blog(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抱歉啊!),个性化仅仅是做做样子罢了。仅可以上下,而且刷新后还原。

关注股票

为了将来,总要弄点赚钱的东西.工资太慢了.

研究了两天,发现两只:
天威保变 sh600550
山东海化 sz000822

一个星期前看好今天都见
不停的利好消息刺激,中线持股。
有前辈过来望指点几句,先谢谢了。

2007年3月10日星期六

本土化的又一招?Google从搜索回到导航.



昨天,谷歌悄悄推出了自己的导航网站----Google网站导航

虽然还挂着labs的标志,但是像这样一个曾经有人单枪匹马就能卖到1190万人民币和4万股百度股票的入门网站,那些拿着高薪的技术员们也许只是用了某个电视剧的广告间隙就搞定了。唯一不同的是Google仍然采取网页搜索排名一样的演算方式来决定各位的网站能否跳出“更多”而登上首页。


提起导航网站,估计上网有些年头的网民第一印象就是某网站的流氓扩张,带来了流量,也带来了百度几千万的大洋,让苦苦挣扎在技术里的个人站长们猛然发现,原来我Dreamweaver入门做的网站竟然值这么多钱。区别在哪?流量。可以想象,如果你域名一个空白页每天有千万点击,那些巨头们同样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然后放一logo上去。


这次我反而看不懂Google的做法了。2006年CNNIC的报告显示,谷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正在下降,于是Google有了一系列动作以期获得流量。收购265的传闻相信不会是好事者的口舌。如果Google选择了265.com,其实道理相同,对于提高google的流量和借用265来提高用户粘性都有很大益处。hao123给百度带去的流量不小,如果Google宣布全资收购265,将不仅是寄托流量,而是继迅雷之后的又一个战略布局。

可是……


为什么Google要用那些精英技术员们来做这个食之无味的鸡肋呢?
不妨设想一下,有多少人能够在网址里键入daohang.google.cn呢?这样简单的用户体验相信所有人都能想到,可google还是做了,义无反顾地做了,藉此证明Google太有才了!

严肃一点,我想这个产品的推出应当是Google的市场细分结果,提供给每一种人群最好的用户体验,使用户停留时间最短是Google的追求。熟练用户会通过个性化主页来提高上网的浏览效率;而对于相当大部分的人而言,从Google.cn主页上把网站导航设为主页,以后则高枕无忧……我预测,当这个产品正式上线的时候,一定会会出现在Google的主页醒目位置,而不是可怜的“更多”

这一招,Google是保住流量,而不是挖掘市场。

当然,如果网站导航本身就是收购传闻的一部分,这招做的也很漂亮。

2007年3月3日星期六

图书搜索?Google的魔爪.

半夜十一点,Google黑板报发布:谷歌图书搜索中文试用版上线.意味着Google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并且图书存量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不过产品实际是在今天下午或更早的时间上线.

Google黑板报:
这是一款提供全文检索的图书搜索产品,中文用户在甚至不明确目标书籍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输入某些“关键词”找到和这些“关键词”匹配的图书并进行购买。(感谢散人的指正...)


在传统的图书馆式书籍内容登记与查询方式中,图书管理员通过对书的内容进行摘要登记,然后把这摘要输入成为电脑可识别的数据,因此可被搜索的“图书”其实只是人工作出的摘要部分;谷歌图书搜索与此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对收录的全书每一内容页进行扫描,并通过 OCR 技术 把扫描的图像转换成可搜索的文字内容。这个数字化转换过程,使尘封的经典书籍,不再因为时间、地理限制而堆积在难以找寻的物理库存中。读者们将可以看到字字句句印在书中的原貌。出版商们也因此拥有了一个永不下架的所有数目展示厅。

目前谷歌全球的多语言图书搜索已包括共一百多万本书籍。在中国,这个任务才刚刚开始,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天人们在这个图书搜索中文试用版中看到的书籍数量还比较有限,有不少书正在被紧张扫描中,目前古典国学的书籍收录相对丰富一些(这是很明显在与百度对着干,不过客观来讲,Google的国学搜索比百度要完善很多,百度的国学搜索简直就是搜索国学网);中文现代书籍的收录,也期待更多出版商的参与。



此次Google的图书搜索,从上线开始就注意到了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地方,语言与地区是不同的,你提供中文搜索,在某些别有用心的眼里却指代不明,于是值得注意的是,google在搜索中添加了"由中国大陆出版图书提供"的字样.头痛.



再说一下Google的整合,这次试用版上线,整合了包括Google Map、广告服务在内的多项服务。你只是搜索了一个词(一句话),Google帮你找到了那本书,然后找到了Google广告主有谁卖书,你不想电子商务?没问题,Google有地图搜索“你家+书店”或者当地图书馆(未测试)。写到这里,我开始浑身不舒服,Google仿佛无处不在,也许将来有一天,当你发现身边的一切都需要经过Google来帮你搜索(转接)时,它将是这个地球上最为恐怖的组织(此处省去简称)。

顺便无偿做一个广告:读秀图书搜索. 刚刚随便找到的.建议Google买下来,功能不错.

2007年3月1日星期四

Google趋势:奇怪的结果.



今天偶然的一个想法,在Google trends中搜索"青岛".于是得出左边的第一张图.另我奇怪的是该搜索统计的第三项:"Lisle"一个美国伊利诺斯州小镇,超越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大城市排在搜索青岛的第三位,我茫然……我继续Google“青岛,Lisle”,比对二者分析结果。


在宏观上二者不具备任何关联,仿佛Lisle的出现只是偶然,但是二者在曲线的增减性上似乎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我用了半个小时在Google上寻找答案,但是我找不到任何两者相关的新闻。要知道这是数百万的搜索请求统计反映出来的图像结果,微小的增减性吻合就代表着一段时间的同样搜索请求……

北京的搜索结果上莱尔排名第四……
Lisle那到底有什么?

仅以此文增加各位搜索乐趣...